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12-07 04:05:20
数学说课稿(15篇)

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说课稿1

各位领导 教师同仁:

我说课的内容是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教材理解分析

《1,4.3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是人教社A版必修4第一章第4节的第3小节的内容。是前面系统的学习了正弦与余弦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以后滴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2、理解并掌握作正切函数图象的方法;

3、体会类比、换元、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

由于我们文科平行班基础不太好加之学习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又是一个难点,自主学习必然会出现困难。加之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前面地学习也不是很好。

根据教材结构和学情我对具体地教学过程和设计作如下说明:

在学法上大胆采用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探究,大胆去掉非主线知识内容,内容程序尽量简洁明了,一课一得,便于学生掌握。教学过程共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复习引入

(1)画出下列各角的正切线

(2)复习相关诱导公式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正切函数的性质

探究二 正切函数的图像

三、新知运用

例1 求函数的定义域、周期和单调区间.

四、课堂练习

1、求函数y=tan3x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增区间。

2、 观察正切曲线,写出满足下列条件x的范围:

(1) ; (2) ; (3)

五.小结与课后作业

数学说课稿2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构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说出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数学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来自密山市兴凯湖乡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姓名姚宝昌。现任教数学学科。我今天参加说课大赛的题目是《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下面我说课开始,请各位评委对于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进行的。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五节,课题为《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意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 ……此处隐藏23694个字……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秒”是在学生一、二年级认识时、分的基础上,对时间单位的进一步学习。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时间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将“秒”单独作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对“秒”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

时间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生对“秒”接触和感知的机会也比较多,应该说对“秒”并不陌生;但是“秒”和其他时间单位一样,相对于长度、重量单位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学生缺少系统、充分的认识,对于时间的体验也较少。因此,本课设计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令全国人民为之自豪的“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于现实情境中感受“秒”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秒”的有关知识,以体验感知1秒几秒1分几分为主线,借助学生的直接经验及亲身体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理解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学生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在本课设计中,力求通过数秒、跟着秒针打节奏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秒”这一时间单位的正确表象,继而让学生在估计时间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寻求准确估计时间的策略,并通过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学生较准确估计时间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1页,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较准确估计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1、神舟五号发射倒计时录像。

2、能控制秒针走停的表。

教学重点:

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1分=60秒,有初步的估计时间的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秒的表象,知道分针与秒针是如何走动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些天,我们国家航天界发生了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谁知道?大家想不想再来一起回顾一下那个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放录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同学们,当你看到火箭就要发射的那一瞬间,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1:我当时很激动,很自豪。

生2:我当时非常紧张。

师:尤其是火箭发射倒计时更让人紧张。让我们大家一起数:5,4,3,2,1。

师:这么短的时间,我们用哪个时间单位计时呢?

生:用“秒”计时。

师:对,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常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板书课题:秒)

二、自主探索,建立“秒”的表象。

1、认识“秒”

(1)初步感知1秒

师:1秒到底有多长时间呢?

生:眨一下眼、拍一下手或者跺一下脚的时间就是一秒。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的钟表面,看看表上的一秒是怎样表示的。

生: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前台展示)

师:秒针是什么样的,你能给大家形容一下吗?

生1:红色的、最细的、最长的就是秒针。

生2:不是,我这根秒针是一只小海豚。

师;那到底什么样的针是秒针呢?

生:走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它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生1:电子表上表示秒的小冒号跳一下是一秒。

生2:有的电子表上专门有表示秒的数字。(请这名学生读出电子表上的时间。)

师:看来秒针的样子虽然不同,但是表示一秒钟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2)感受几秒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我们这块表,刚才有同学说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那么走两小格呢?10秒钟要走几小格?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数出10秒。我们是不是一直要等到秒针转到12上才能开始?

生:不管在哪个格上只要数出10秒就可以了。

(大家一起数10秒,学生很有可能越数越快。)

师:我们把握好节奏再数一次。

2、知道1分=60秒

师:关于“秒”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我还知道1分=60秒。

师:你怎么知道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上的表,看看1分钟是不是等于60秒。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转动的.。

(大屏幕上实物投影:秒针走一圈,60个小格,分针走了一个小格。)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1分=60秒)分针和秒针是怎样走的?

师:看来1分钟确实等于60秒。那两分钟呢?三分钟呢?

3、探讨、感受秒的价值

师:“秒”这个时间单位这么小,在生活中还有用吗?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谈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看来秒的作用还真不小,那么1秒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写一个字,咳嗽一声。

师:看来,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也做不了多少事情。不过,老师今天搜集了一些资料,咱们看一看一秒钟都能够做些什么?

(课件放资料,补充课外知识)

师:看完资料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生:没想到1秒钟能做这么多事情,我们有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

师:还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网上或者课外书上查找一下,这些就是老师从网上找到的。

三、估计时间

师:现在,老师就请大家来做几件事情,看看能不能做的又快又好。咱们请一名同学现场戴红领巾,大家来估计他用的时间。(找一名学生暗暗的准确计时)

学生汇报估计的时间,与实际准确的时间比较。

(学生活动)

师:看来,大家估计的时间不是太准确,怎么才能估计的更准确一些呢?

生:从心里默默的打节奏,也就是按着秒针的速度数数。

师:好,我们就用这个办法试试看。下面咱们小组合作,请一名同学任做一件事情,一名同学掐表准确计时,其他同学估计时间;然后交换任务,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估计时间的办法,估计的也越来越准确了。我想同学们经过不断练习,一定会估计得更准确。

四、总结提升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板书)

师:当时间不到1小时,我们可以用“分”来表示;当时间不到1分,我们就可以用“秒”来表示;如果时间还不到1秒钟那怎么办?

生:可以找一个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来表示。

师:关于这样的时间单位,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略)。

《数学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