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的主题3《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的第1课《怎样才是美》。新教材的编写的其中一个特点力求突出重点,立足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自我寻找教育题材,自我升华,而且《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深入浅出,从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怎样才是美。审美是生活的一种技能,学会审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立足于社会。教材的活动安排创设了体验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情景,模拟现实社会中体验美的行为,从而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来指导日后的生活。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发现美,知道外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2)、能力目标:建立与青少年年龄相适合的健康审美观,用以指导未来的生活。
(3)、情感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良好的行为举止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养成的道理。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建立正确的、客观的审美观。难点是从外在美升华到心灵美把两者融为一体的过程。
4、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追求美方面的各种表现。
二、说教法学法:
我市是国际都市,时尚潮流也赶在世界的前列,对于服饰、打扮方面,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知道的不少,这对让学生感受外在美提供了地域性的材料,我在设计《怎样才是美》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用儿童时装秀来展示外在美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直观的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新课标里倡导的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中,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选择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也是特色之一,究竟怎样才是美,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通过自编小品、全员表演去感受生活,体验心灵美的社会地位。我们除了可以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大量课程资源,还应该充分搜集其他各类资源,《课程标准》指出: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利用信息技术从网上搜集了有关材料来辅助我的教学。
三、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我播放欧洲儿童时装秀的现场,把学生带到生活的美的当中,唤起孩子们对美的一种感受、震撼。今天,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发掘怎样才是美。引出课题《怎样才是美》,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课件出示教材28页,本课主角小文以主人公的身份展现了她就“怎样打扮才好?你喜欢打扮的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的采访结果,并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发现穿戴整洁就是外在美,不需要盲目追求名牌。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要肯定外在美的社会存在价值,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同学们的发言探讨中过渡到教材29页小美和小丽的故事,这时,教师课件出示教材29页,指导看图,她们俩的这些行为到底美还是不美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探究学习环节,小组内探究学习,以自编自导小品《在巴士上》来展现小组成员对行为美、内心美的理解。学生分成4小组,根据教材29页的图画,商量应当怎样做,鼓励学生们为自己的表演小组改名字,如“美丽特工队”等,指导学生加入自己创作的元素,在小品中表演正、反面的教育。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指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表演环节,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认为的美与不美的做法,全员参与表演,分别选出小美、小丽、售票员阿姨、司机和图画中出现的人物,其他同学也参与乘客的演出。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三)、畅谈思想,升华情感。
为了更好的让《品德与社会》这个学科有机的与其他学科整合,我设计了一个即兴演讲的环节,题目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74页积累运用四里边的口语交际的题目,“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让学生在以有的社会认识和知识层面上,运用演讲技能更好的展现这节课他们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真实感受。《课程标准》规定: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最后情感升华,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审美观才是正确的,课件出示:外在加心灵等于真正的美(并相机板书)。
(四)、作业设计。
结合教材28页的表格,同学们自行设计一张“美丽通行证”,上面纪录着怎样的行为才是美的,收集后在班上的宣传栏展示。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唐诗《早发白帝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北师大教材的编排特点为单元主题式,本诗是单元主题为“远行”的一篇主体课文。全诗运用夸张手法,以轻快的笔调抓住极具特色的回荡在耳畔的猿声和早已越过万重高山的轻舟,竭力描述了长江水流之急,轻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该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及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
二年级儿童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堂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了很多他的诗歌,对诗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中以学生积累的知识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此处隐藏8894个字……. 教法分析
一、 理论依据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准备采用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列尔涅尔、斯卡特金等人所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分析→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总结得出结论、进行论证。
二、 主要目的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问题中激发兴趣,在问题的争论中辨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能力。
三、 主要设想
1、为了形象直观,打算在课堂中采用播放录相、实验演示、电脑动画模拟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认识,降低难度。
2、在引导学生分析清楚不连续的脉冲波的叠加情形之后,顺势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连续波的叠加情况。引入波的干涉现象。
3、通过对波的干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分析波的干涉形成的原理,得出波的干涉条件。
四、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波的干涉形成原理,可以采取变“静”为“动”,“动”中取“静”的分析方法。
波的干涉现象是一种动态中的稳态,要分析这种现象,应该采用对某一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并且将立体转化为平面进行形象的分析,充分利用计算机动画化动为静、化快为慢的特点,能有效地化解难点.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叙述实验现象,然后将水波的干涉图样用三维动画模拟在计算机上,让学生先看三维图的俯视图,再看三维图侧视剖视图,在边缘上放上质点,与上面讲到的波的叠加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感观上和知识上清楚的意识到,波的干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将三维空间运动转化为二维平面运动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得到提高.
2、在讨论波的干涉图样和干涉条件时,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4和5,请学生看课本上的干涉图样,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大面积提问,最后,由教师在黑坂上画图分析总结。在师生的互动中,将重点难点一一化解
C. 学法分析
一、 问题展示
1. 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 在同一界质中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3. 为什么在波的干涉现象中,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4. 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5. 干涉的形成是否还需要条件呢?
回到教材图10-23分析——如果波源S1和S2所激发的波的波长不同
a、某时刻是否会形成规则的强弱分布?
b、半个周期后,强弱点的分布是否还在原处?
6.波的干涉现象是不是很普遍?譬如声音叠加后,会经常出现干涉现象吗?
二、 过程推进
针对上述系列问题,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三、 结果预测
采用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D、教学过程设想
一、 复习&引入(约5分钟)
1.复习提问:什么是波的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然后请学生评论,答案是否正确。
3.引入提问:在同一界质若有两列波在同时传播,这两列波之间会怎样相互作用、最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4.实验
由实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培养观察能力
二、 新课教学(约30分钟)
(一)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1.设问:把两块石子在不同的地方投入池塘的水中,就有两列波在水面上传播,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都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呢?(约1分钟)
2.学生实验:水波的相向传播[改进课本传统实验](约2分钟)
3.引导让学生叙述实验现象。(1分钟)
5.总结:(约2分钟)
(二)波的叠加原理
1.计算机模拟绳波的传播。请同学叙述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里,质点的位移的发生了什么变化。(约2分钟)
2.原理(约2分钟)
3.画图分析
4.讲解三种典型情况:峰-峰叠加、峰-谷叠加、谷-谷叠加。(约3分钟)
5.总结(这部分知识涉及矢量运算,对学生来说是困难,教师应该画图直观,仔细讲解,同时配以计算机模拟)(约1分钟)
(三)波的干涉
1.实验:背投式发波水槽演示水波的干涉[改进实验仪器](约1分钟)
1.计算机模拟:请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约2分钟)
2.设问:为什么在两列波相遇后,会出现有些质点振动振幅很大,有些却很小,甚至为零?
3.引导学生讨论课本图10-23分析a,b这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约6分钟)
(设问:振动的加强点和减弱点是交替出现还是固定不变?)
4.分析,归纳,总结.(约2分钟)
5.让学生看课本得出波的干涉的定义.(约1分钟)
(四)波的干涉的条件(约5分钟)
1.设问:波的干涉的形成是否还需要条件呢?
2.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10-23——如果波源S1和S2所激发的波的波长不同
a、某时刻是否会形成规则的强弱分布?
b、半个周期后,强弱点的分布是否还在原处?
3.大面积提问,让学生回答自己得出的结论。
4.总结:
5.实验检验。
三、 教学小结(约3分钟)
体现本节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
四、 反馈练习及评讲(约5分钟)
五、 作业布置(约1分钟)
阅读教材;
教材P58第(1)、(2)、(3)题,上作业本
D. 媒体应用
录相、实验演示、动画模拟
E. 板书设计
一、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两列波相遇前后都保持各自运动状态.
二、波的叠加
波的叠加:几列波在同一介质相遇,相遇时,重叠部分的介质点参与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三、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干涉图样。
四、波的干涉的条件:频率相同的波源(相干波源)
文档为doc格式